———攀钢集团钢钒炼钢厂创新驱动降物耗
面对物流成本高,半钢炼钢硫含量高、温度低、热源少等种种不利因素,攀钢集团钢钒炼钢厂坚持创新驱动,深挖降本增效潜力。1月~8月份,该厂降低成本1.78亿元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
转变观念 攻坚克难
受场地、资源等“先天”因素影响,攀钢钒炼铁厂的吨钢成本高于同业262.08元,这让个别职工感叹“命不好”,甚至失去了攻坚克难的勇气。
对此,该厂转变思想,向行业先进企业看齐,深入开展观念行为对标,引导职工树立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的理念。通过深入作业区调研,该厂提出了优化复吹工艺、经济合理“吃”废钢、千方百计多吃含铁物料等具体措施,增强了大家打赢扭亏增效攻坚战的信心。
同时,该厂也提出:“市场不相信眼泪,竞争不同情弱者,‘先天不足’不是畏难懈怠的借口,只能是激励我们加倍努力的理由。”
管理升级 增添活力
该厂推出了一系列管理创新的新举措,实现了成本管控的信息化、精细化和前瞻性。
首先,该厂建成工序成本动态管理系统,成功实现了从以领代耗、月末结账到以实际消耗动态计算成本的跨越。对每炉钢的成本构成单元进行实时统计分析,成本超出标准值的马上亮红报警,让操作工及时发现偏差,实现成本核算“炉炉控”;实时反映各个班的成本消耗,形成班组、岗位排名,让操作工下班前能看到当班成本情况,上班前能发现成本指标排名差距,实现成本控制“班班清”;每日形成成本报表和趋势图,根据趋势变化及时调整操作,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预防,实现成本管理“日日明”。
其次,通过量化积分,实现管理由事后、低效向高效、预防的转变。如在安全、生产方面制定了预防管理记分办法,对在日常安全管理、生产检修过程管控中出现异常而没有构成事故的行为进行记分处理,鼓励职工提前一步想问题、靠前一步抓落实,提高预防管理水平,减少事故损失。据统计,今年该厂月均事故损失比去年减少26.63万元,降幅为21.65%。
最后,量化工序服从指标,实现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转变,改善了上工序对下工序的服务质量,提高了均衡经济生产水平。今年初以来,该厂的全流程物流时间较去年缩短3.26分钟,电加热时间、单中包连浇炉数、溢漏钢和浇钢死流等均衡经济生产指标也都持续优化,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。
科技创新 破解“瓶颈”
“呜……”9月3日下午,随着一声长笛,机车拉着一罐钢水从转炉区域驶向350米外的板坯连铸生产现场。跟去年不一样的是,盛装钢水的钢包“戴”上了一顶帽子,这是该厂实施钢包加盖技改项目带来的变化。
该厂生技室副主任姚玉磊对此表示:“给钢包加盖可以减少钢水温度损失,从而降低出钢温度,缩短钢水的加热时间,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。”据了解,这是该厂依靠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降本工作“瓶颈”所采取的措施,而钢包加盖项目就是其中之一。
该厂通过脱硫喷吹系统改造、提高自动化脱硫水平、优化脱硫剂配方、实施分级脱硫、开展硫渣热态循环利用等措施,消化高硫铁水对成本的影响。在满足钢种性能、用户需求等条件下,该厂优化钢种成分设计和工艺要求,提高成分精度控制,按中下限控制钢种合金成分,降低合金成本;确定了优化转炉煤气回收工艺参数、完善7座转炉氮封控制等15个节能降耗的“一揽子”项目,补齐能源动力费用这块短板。
今年初以来,占总成本80%的全流程钢铁料消耗较去年降低9.68千克∕吨钢;长期居高不下的吨钢综合能耗打了翻身仗,同比下降38.4%,创出6.92千克标准煤∕吨钢的历史同期新低。
协同降本 形成合力
任毅是该厂原料作业区的一名职工。今年初以来,他多次与采购单位一起参与“砍价”,尽可能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。而在往年,是很难看到这种情形的。
今年,该厂树立将降本工作触角向上下游延伸的理念,分批对全厂作业长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财务知识培训,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了解本单位所使用原材料的价格走势,为原材料经济采购、科学使用提供支撑。
该厂建立“产供研销”一体化降本工作机制,与采购部门协同,开展价格对标,清理独家供货,提高零库存比例,用低价位材料替代高价位材料。1月~8月份,该厂原材料采购价格较去年降低5.2%。其中,无烟煤增碳剂比2013年均价降低390元/吨,降幅达到21.5%,年可降低使用成本463万元。
该厂通过功能承包,将原材料生厂家的利益与钢厂生产和降本工作紧紧捆绑在一起,使彼此从“两家人”变成“一家人”,形成降本合力。
据了解实施功能承包前,脱硫喷枪按支结算,试用各种措施均难以实现寿命的大幅延长;实施功能承包后,不仅有效促进了供应商延长脱硫喷枪寿命的意愿,而且脱硫喷枪寿命延长了一倍,成本降低了20%。今年初以来,该厂实施功能承包项目18个,与承包前相比,降低使用成本1200万元。 |